用户名:
密码:
作文检索:  
   首页 > 推荐文献  
新闻引得活水来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ldb 发布时间:2013/12/10 14:23:00 阅读:1387次 【字体:

 

  新闻引得活水来

  ——刘德斌和他的“|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研究”

  本刊记者 许云莉

  刘德斌,1978年生,湖南娄底人。1999年—2004年期间,先后在中学/小学,城区/农村,公办/民办学校任教语文等科目。现供职于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教育局。然而,不满30岁的他在其不长的教学经历中却以自成体系初现规模的“新闻引路作文教学法”备受关注,并先后提出诸多作文教学理论。2005年,获全国中语教改新星提名奖。

  这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走过了怎样的教育科研之路,本刊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他。

  记者:请问你的研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中的经过跟我们讲讲好吗?

  刘:时间要追索到1998年,当时我在娄底师范普师班就读,在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时候,我开始思考如何避免学生作文假大空套的现象,当时我时常写点小消息稿,我感觉消息的结构简单,层次明晰,比较容易上手,于是我就假设过把消息写作引入作文教学。当查到1997年第7-8期《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验”专辑列出的十余项作文教学实验后,我深受鼓舞,开始对语文教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0年,我在语教法老师马藜的指导下把“新闻引路”的主要观点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设想正式写进了论文,先后获得湖南省第34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优秀毕业论文、中国教育报“作文新导法”全国论文大赛一等奖,这次让我初尝语文教研的甜头。2002年,“新闻引路”成功申报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青年专项),当时我只有23岁,是全省当批全国课题中最年轻的主持人,也是唯一一个不在长沙的主持人,还是唯一一个不是大学教师的主持人。令人遗憾的是,这项课题由于教育科研管理体制方面的诸多原因,没有结题,非常令人痛心,但研究却在继续。为此,我自费建设了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网,成为目前作文教学研究最全面的资讯网站,我多次自费上北京、西安、长沙向各地专家请教。

  记者:在研究过程中一定碰到过很多困难,其中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刘:确实碰到过很多的困难,我在教书的五年间,其中有三年半是“临时工”,甚至拿180元每月的代课金。但我仍然以极大的热情延续着我的研究。期间,我先后受到了众多社会名流、师长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帮助和爱护,尤其是陈金明、苏立康、朱作仁等几位老权威专家不约而同地教导我“扎实研究,勿争名夺利、沽名钓誉”,这种“求实”精神给了我无限的信心。在娄底六中和娄底四中任教期间,领导非常开明,同事十分支持,我可以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思路,甚至违背学校常规的教学组织制度来安排我的语文教学,学校还为我印刷了专门的实验教材,这段时间是我实验里取得丰收的黄金时期。除此之外,我最大的困难是自己没有读过正规的大学,理论底子比较单薄,虽然开始做教研工作时可以凭借青年人的冲动、灵感,但深入进去之后就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我不得不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作文教学理论,吸取百家之长,但我还是读书不够,这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记:当前很多名师用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切入作文教学都取得了成果,最有名的是湖南上世纪80年代滕昭蓉老师的“童话引路”教学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至今还在低年级教学中广泛应用。而您当时为什么想到用新闻学的角度来切入作文教学?

  刘:古人论作文教学,提倡“先放后收”,其实质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性”等,也就是首先鼓励学生大胆地写,初学作文时要倘能见为文之‘易’而不见为文之‘难’,大胆抒发、放笔行文,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再要求精炼严谨。书信、日记、童话、故事……,每一种文体虽然都不能替代作文的全部,但这些文体之中都具有文章最基本的特征。这些都是学生喜欢的文体,或者感到容易写作的文体,都可能是作文教学的大门栓。通过某一种这样的文体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深刻而牢固地掌握作文最基本的特征、作文过程最基本的规律与技巧,是一条作文训练“先放后收”的路子。因此,新闻引路与滕昭蓉老师的童话引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初想到以新闻写作训练切入作文教学,是源于我发现从小学到高中老师一直在不断重复地告诉学生: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而我想,真情实感应该是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能够把这些要求从一开始就固化到学生作文潜意识的“芯片”中,老师们就可以减少很多的无效劳动。因此,“新闻引路”有利于以结构模式简单规范(一般为倒金字塔式)的新闻(消息)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快速闯入作文王国,牢固把握作文内容与情感真、新,语言简明精炼等特点,并从此成为习惯。

  此外,学写新闻还有诸多方面的好处。比如: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运用典型事例写出真情实感;对新闻价值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写出新意并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准确、精炼、生动的新闻写作语言要求为改变学生华而不实的“学生腔”提供了训练机会;为把新闻写真实、生动而去观察、琢磨的新闻写作过程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有很好帮助;散文式通讯和副刊文艺作品也为中学生学习文学语言找到了新天地。

  记:您的研究什么时候引起了注意?现阶段是否有学校在用您的新闻作文教学法来从事教学?

  刘:2003年9月,我在《新作文·中学教学》上头条“红色冲击波”栏目发表了《作文教学首先是教师的问题》,提出作文教学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教师很少进行写作实践,不懂写作的真正规律,而是将作文教学当成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简略实践环节的有效指导,进而导致教师怕指导与指导不好之间,学生怕写与写不好之间这两大恶性循环。2004年10月,我又在《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发表《初中作文教材编写的创新与发展》,成为国内最早对新课程初中作文教材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章。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我在作文教学研究上的初步成熟,引起了广泛关注,收到了很好的反响。于是,2005年第7-8期《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杂志推出了我的“现代中小学作文教学法导论专刊”,在国各地广大中小学教师中具有较大影响,《人大复印资料》发表何郁的《2005年中国作文回眸》一文中提到:这一专号甚至掀起了一场作文教学的风暴。以剪报作文为例,有广东博文学校采纳(《羊城晚报》2006年5月24日报道《读报治好作文“贫血症”》);2006年年3月,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实验中学的吴水清以《剪报作文与读写结合的研究》立项为镇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对我的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而厦门市科技中学阳运康老师在《新课程可示范性阅读文本的开发与作文指导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中,就直接将剪报作文的成果进行了引用与阐述。最近,新闻引路作文教学法被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评为二等奖,荣获娄底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但是,由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本书或一本杂志完整地推介过“新闻引路作文教学法”的具体方案,所以,也还没有学校完整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目前,我已经在河南灵宝等地建立了自己的实验研究基地,并准备在娄底本地培养一支实验教师队伍。

  记:在中小学阶段教学,对新闻教学只是以了解它的基本特征为主,并不要求中小学生掌握新闻学写作,因为对中小学生而言,新闻写作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性,写作比较难,而新闻学写作一般是大学里新闻学的专业课,具有一定的难度。用它来切入作文教学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您是如何克服新闻形象性不够这一不足的,您的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教学法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优点?您觉得您的方法对哪个年龄段的学生特别适合?

  刘:应该承认,在现阶段的中小学教学中,对新闻教学确实只是以了解它的基本特征为主,并不要求学生掌握新闻写作。但是,我认为这样很不够,应该加大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新闻写作的份量,新闻写作绝不能仅仅是大学里的专业课。事实上,认为写作新闻难,比较抽象是一种误解。新闻读写的对象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与事,是形象直观具体的社会生活。列写作提纲是追索记忆,列采访提纲是发现生活,两者都具有连接社会生活与作文的桥梁作用,但新闻引路提倡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强调开发社会生活资源,通过读新闻了解社会生活,通过采新闻深入社会生活,通过写新闻表现社会生活,通过议新闻研究社会生活,这样在新闻写作训练中实现由追索记忆到发现生活的转变,是一种态度的转变,与新课程要求不谋而合。

  新闻引路作文教学法的课堂教学体系为:“新闻写作训练—想象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语言优化训练—研究性作文训练”,有效实现新闻写作训练向一般文体写作训练的过渡,其中:“新闻写作训练”着重让学生掌握作文特点和写作方法,尤其是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等基本结构模式让学生写作时感觉像填格子,能够轻松容易“上手”;而想象、思维、语言优化、研究性作文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与普通快速作文法相比,“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通过想象、思维和语言优化训练求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语言的精度,迅速化解新闻的规范模式,不会造成模式化的恶果。事实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章体裁是为了便于教学与训练而“设想”的,可以说并不存在,新闻写作是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真实运用的,通过消息通讯和社会调查的写作可以替代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训练,通过新闻评论的写作可以替代议论文的基本训练,实现虚拟文体形象化、具体化,训练真实化、生活化。

  新闻引路作文教学法的课外教学体系为:在《班级周报》上,开设生活发现,社会调查、新人新事,指点江山等栏目,让学生组织编辑、设计、校对、发行,将“百字新事”与“剪报作文”训练的成果予以充分发表,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百字新事”训练要求学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记录当天发生在身边的,或当天听过、读过、看过的新闻,做到语言精炼、流畅。百字新事与写作日记有着本质区别,不求长,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悟“如何写”上面。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百字新事”训练让语言积累、语感培养与思维发展直接源于生活,因此,组织学生、要求学生走出去采访,或者帮助学生将采访对象请进来,是新闻引路作文教学法的一项常规。

  “剪报作文”训练要求学生每天剪报一篇,旁加对文章的主题、内容、情感,或写作方式方法的批点阅读读,并从加以评论、抒发感想、参与演绎三个方向进行练笔,可从入手。阅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这项以“批、评、感、演”为基本特征的训练既使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为学生自主选择读写材料、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并落实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剪报作文与写作读后感有着本质区别,后者重在“感”,而剪报作文则重视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不仅在于对写作内容的“感”,还在于对写作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的“评”,体味文章成功之道,树立自己的作文标准。

  我一贯认为,作文教学并无严格的阶段区分,只不过对不同个体应当“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要求而已。从目前的中小学课程计划来看,从四年级到九年级都可以实施新闻引路作文教学法,当然,需要老师根据所教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对教学的目标与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安排。我提供的只是一个教学设计的思路。

  记:您认为作文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如何把握训练重点?

  刘:我认为:作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莫过于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而语言是学生在潜移默化、朝花夕拾中积累起来的,包括老师在内,其他人都帮不上忙,所以重视想象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成为最有效的作文教学内容。

  我认为写作的过程有一个“发散——聚敛——线性”的思维形态转化过程。即从写作目标出发,充分发挥观察、感受能力,从生活和头脑中联系各种知识、事物等写作内容是“发散思维”;选材、炼意、构思、谋篇,是连续不断地对已有材料与观点进行整理的“聚敛思维”过程;作者心里的东西变成文字,语言的“线性”特点(不同的字和话不能同时表达)就体现出来了。基于此,我设计了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其基本步骤是:想(xiang)-选(xuan)-写(xie)-修(xiu)。这一方法符合新课标指出的“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脑图是英国托尼·巴赞博士开发的全新思维方法,其要点是把主题词写在中心;把任何有关论点写上从中心点引出分支,不同类别另开分支并不断连接下去。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中,脑图被作为帮助学生思维的作文工具。步骤“想”展画脑图,实质是发散性思维,通过展开联想引导线索、丰富内容,由一事物作为触发点联系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并引导学生遵从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等联想三法则对事物进行联想使文章内容全面、丰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结合连续思维使文章内容深刻。步骤“选”完善脑图,实质是“聚敛思维”,要求学生按照“合题意要求、正确或合理、独到而新颖、利于发挥优势”的原则考虑写作内容写与不写、详写与略写、先写与后写,对内容进行归类。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左半球负责加工线性信息,而右半球则负责加工形象性、结构性、层次性信息,脑图的引入避免了传统的列作文提纲的线性缺点,使作文选材、构思、立意过程呈发散性或聚敛性,更符合个人思维习惯,有利于调动大脑两半球协调工作,提高写作效率。步骤“写”即语言的“线性”表达,强调一气呵成。步骤“修”教给学生修改方法,强调念作文,使学生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这四个步骤是不可逆序的,而且我在研究中发现,许多学生作文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对这个四步骤操作不到位造成的,比如:如果“想”不充分,学生可能会无话可写;如果“选”不充分,学生作文可能会毫无新意。

  浙江大学教授朱作仁先生说:“脑图思维法”的作文过程,学生通过“画脑图”的方法,有助于将思维的结果落实到纸上,“外化”为书面文字,颇具理论意义,且便于实际操作。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称“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最有进步的作文教学理论”,因为它不是从思维的形态来研究作文过程,而是直接交给学生思维工作——脑图,而马正平教授的研究则是使学生的思维模型内化,因此,我目前也在将马教授的五大路径思维模型纳入研究范畴。

  记:您的教学法用在教学上时教师与学生的反响如何?

  刘:我的课堂会乱得一团糟,学习气氛却非常浓厚。由于我的教学方法比较独特,教师易教,学生乐学,学生全面认同这种学习方式,并从中感受到了乐趣。同学们说:刘老师教语文的方法就是与其他老师不同,感觉轻松,还没有太多的作业,最喜欢上的课是语文课。老师一节课只讲八分钟,接受训练只有一个月的学生在25分钟内完成500字作文。这是2002年9月在娄底举行的“新闻引路作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上,老师们共同见证的一件事。

  记:新闻作文教学法从研究到初成系统再到教学运用,经历了第一个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暴露了哪些不足,其中哪些可以作为您继续研究的方向。

  刘:朱作仁先生曾经为我写过几句话,其中最后一句是作文教改“探讨下去,足以耗人一生”,这让我想起“十年辛苦不寻常”。虽然专家高度评价新闻引路,但由于许多现实的原因,实验工作不尽如人意,好些还处于理性思考的理想阶段。一个新生事物的推广是艰难的,湖南教育能够关注我这样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的科研成长之路是尤其值得感谢的,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湖南教育的报道,能够进一步找到与我志同道合的人,把新闻引路的实验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由于我原来的研究体系中,已经有许多的内容属于教学法的层面,我希望能够以我现有的思考为起点,再一步从教学法的角度加以整合,以透过各种各样的作文教学理论的表面,进而探讨作文教学的根本性规律。中小学作文教学法长期处于语文教学法的结构圈中,没有独立的地位。所以,我正着手牵头组织一个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从教学目的、内容、原则、过程、课堂组织、教材、教师、教学评价、教学媒介、作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困难现状及对策等十二个方面考察作文教学。当然,这项工程更加浩大,需要我付出更大的努力。我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记:您从2004年进入了娄底市娄星区教育局,从一名教师转变为一名行政工作者,这对您的研究有影响吗?在脱离教学一线的同时,新的工作环境是否为你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你的领导对你的研究支持吗?

  刘:我的研究成果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的结晶,很多的思想火花是从课堂实践中与学生亲密接触时迸溅出来的,所以,到教育局工作后,影响是肯定有的,最大的变化是离开了讲台,离开了教室,离开了学生,很多作文教学的细节不能准确地把握。正因为这样,近三年来我没有新的成果。但是,另一方面,我虽然离开了讲台却从未离开过作文教研,我坚持学习最前沿的写作理论和坚持写作新闻作品(执笔的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全省教师节征文一等奖),为下一步继续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主持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网,策划人教社网中语论坛《人民语文》电子杂志,参编《中学作文教学研究》、《小学创新作文教学》杂志,到各地学校义务演讲,在娄底晚报开设“德哥作文信箱”专栏,都让我继续沉静在研究的氛围之中。另外,我的心态很好,我从事教育研究没有功利心,不会急于求成,因为,我不需要研究取得的成果给我带来经济上的帮助,包括不跟我个人的工资挂勾我先后拒绝了珠海、成都、北京等方面的把新闻引路转化为商业作文培训的邀请。只要有人在用我的成果进行教学,是我平生最为幸福,最为快意的一件事。现在,通过这些途径,我结识了一大批有志于从事作文教学研究的青年教师。

  教育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实践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是,站在教育局行政管理的角度,就可以理解当年自己作为教师时对许多教育教学管理措施的不理解。我们局领导对我的研究工作也非常关心,书记和局长多次鼓励我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提高,真正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业务局长龙文斌也是一位资深语文教师,他与我一道耕耘与收获,这让我感到非常幸福。

  记:相较于其他年轻教师,您走在了前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您借着我们版面想对你的同龄人或其他年轻教师说些什么?

  刘:我一直认为,青年教师是我们教育事业最宝贵的力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教育事业的明天是青年教师的,在正式担当这“大任”之先,虽然他们没有那么多“宝贵”的、“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他们也同样没有这种那种教学理论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最有可能在教研教改、新课程改革中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因此,青年教师要有这样的信心勇气,大胆地开展教育研究。另一方面,应当主动与同事加强交流,要主动邀请同事听课,着眼于解决实践中的小问题入手,积水成河,聚沙成塔;多读经典的大师作品,汲取传统语文教育的丰富营养;涉猎新观点,实践新思维。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形成自己的语文概念,形成自己的教学法。教有法而无定法,语文与作文的本质规律是一定的,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阐释,如果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能有自己的办法,我想,语文教育百花园的春天也就真正到来!

  (湖南教育2007年第12期)

  一 点 感 识

  龙文斌

  刘德斌,与家兄同名,年龄却比我小很多,但并无犯忌的感觉,倒是觉得很亲热。他是经公开招考于去年进局里的公务员,在办公室工作。记得初来乍到时,执笔写一个会议材料,洋洋洒洒,巨制鸿篇,功底不错,但总挥抹不去巴村着店上的遗憾。后来他将发表在报刊上的文字陆续递给我看,颇觉得编辑有眼光。思路清晰,文笔新颖,不乏灼见,特别是有关中学生作文教学的见解,对我来说似乎还很履新。联想到每年要在教师中征集多少教育教学研究文稿所缺乏的就如此类。踏破铁蹄难觅,得来不费功夫,我感到了原生教育的孕育力。

  “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研究意义都是看好的,被专家们称评为“一套和谐的作文教学法”。一项作文教学研究课题能以研究架构和实践上的跟进迅速引进作文教学界的强烈反响,一则说明课题质量的真切性,二则也反映了当前作文教学的稀薄。也正因为此,始得显现了其真实的价值。这项研究着眼于学生作文及其教学的现实,既秉承传统又面向现代,“先放后收”、“先练后导”、“4X积木式思维”、“脑图工具”等论说无不显现文化意义上的积淀与创新。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除此之外,我觉得还有两点,似乎更应引起作文教学研究同仁们的注意。一是课题研究在切合着“新课程、新课标”,它将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一个方面的支点,换句话说,它的出现植根于广泛而又坚实的新课程实验的现实基础。二是它的研究理想,或者说研究目标在于构建“作文教学法”——一个经无数人探讨暂又无果的横亘在语文教学界的课题,这一点将会给研究带来曙光,带来感召力和动力。

  作文教学法的研究,最终还落在实践的功夫上。因此,研究的实施和延续需要基地——真正的“植物园”是不言而喻的。“讷于言而敏于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套作文教学法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并催生出“思维的舞蹈”,落花而生美文万种,这才真正到达“和谐”的时境。作为一个县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为该研究提供支持与帮助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希冀着刘德斌的继续努力,我们也将与研究者一道耕耘与收获!

  (作者系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教育局业务副局长)

  (湖南教育2007年第12期)

 
 
意见征集
没有评论
网名
单位
电话
验证码
内容
关于我们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 | 网站管理
  • 魔域私服
  • 魔域sf
  • 魔域私服发布网
  • 魔域sf
  • Copyright 2009 www.zuowenjiaox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官方网站
    新闻引路作文教学法、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剪报作文训练法官方网站
    电话:18673816961,Email:xizuoben@126.com QQ:1390732881,微信公众号:xuezuowen。
    版权所有: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网  网站备案号: 湘ICP备110179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