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作文检索:  
   首页 > 讲义教程  
作文教学研究札记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ldb 发布时间:2013/12/10 14:24:00 阅读:1479次 【字体:

  (特别声明:本稿仅授权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网络传播,请勿转载,多谢合作!) 

  作文教学研究札记

  刘德斌

  按:下面的这些内容是从杂乱的研究笔记里整理出来的,许多的研究成果正是这些短小的札记点燃了思想的火花。我非常珍视上过的语文课所做的教学后记,认为那是比教学设计更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是理论与实践"接壤"的一片乐土。许多老师总是抱怨论文难写,论文没有东西写(这种心态与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是一样的),其实只要把平时这些三言两语的零碎的思想片断不断汇积起来,就会构成系统的教学思想。这是一个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实施途径。但愿有更多的老师养成写教学后记、教学日记、教学札记的习惯,更多地从这些后记、日记、札记中汲取更多的教学经验与教训。

  1、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17世纪法国哲学家、数理学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研究。中小学作文课长期沦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附庸",中小学作文教学法长期处于语文教学法的结构圈中,没有独立的地位。因此,我试图立足新《课程标准》,初步建构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的理论体系。这是一条艰巨而漫长的路。我的初步想法是从教学目标、原则、过程、重点、实践、计划、教材、评估、创新、教师等十方面来进行论述,各论之间相互牵连影响,存在着交叉。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尽管我摸索了种种做法,但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肯定是各有其法的,从书信、日记、童话、故事……,种种都可能是作文教学的大门栓。只要教师找准了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许多名师之所以成功,并不在于其方法有多么精深奥妙,很可能只是一种极为普通、极为平常的做法,而他坚持下来罢了。例如:藤昭蓉的童话引路、郑宏尖的音响作文等等。需要特别提出来的是,我把剪报、新闻、儿童诗、古诗等当成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实质是如何"放"的问题)。我并不奢望读者都学习和运用这些东西,但希望能够让读者有所启发,让我们的周围涌现出更多成功的作文教学案例。

  2、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没有作文课

  我的根本观点是:"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没有作文课!"这句话说出来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所谓功夫秘笈一样。我总是想,如果我们可以在一些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无意之中提高了作文水平,那就最好不过了。我相信这是能够做到的。1980年斯图加特·埃恩斯特·克勒特出版社出版的德国中学写作教材《作文训练》一书列举了一次作文训练的过程:围绕一次自行车障碍赛,把比赛的各个事项写一个公告贴出去,给周围的居民写信以防止引起喧闹,比赛完后再写为城市报一篇通讯报道。(详见《语文学习》编辑部编《写作指引》P552-557)。这次作文训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必须写一些文字,也让学生感觉这并不是一堂作文课。我以为这是最高境界。

  我以为传统作文教学最令人深恶痛绝的是模式化,许多教师还花费不少功夫为学生列上数十甚至上百种"格"、"像"、"构思法"……,当这些"数十甚至上百"都成为思维定势时,与新思维的冲突自然原形毕露。所以,我以为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除了没有作文课外,还应没有作文法。

  3、创新是相对于学生自身基础而言的

  与模式化相反,求创新是文章的本质,就学生作文而言,创新是相对于其自身基础而言的,不是绝对的。现存创新论包括文体创新论、主题创新论、材料创新论等,这些实质都是机械创新论,一种为了应试的投机主义。这些方法并不是一用就灵的,如一篇文章是不是转换了文体就必然创新新成功呢?此外,这此创新法只能是暂时的,当这些创新的方法流行起来时,也就不成为创新了。因此,要讲求自然之道、不弄巧成拙,有意求异的功利心只可能将人带入歧途,没有文体基础的情况下过分倡导创新最终将让学生永远学不会创新。

  4、教学目标要成为检测标准,要加强作文纵向比较

  有人说:"传统的作文教学浪费教育资源、浪费老师的精力、浪费学生宝贵的青春时光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作文教学的确是到了应该改一改的时候了。"不可否认,对作文考级的关注与讨论能使语文被重视起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种尝试,通过考级划分,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水平去到哪里,这一出发点是好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现场作文,杜绝由他人加工、改写之嫌的同步进行现场作文也可视作一个"亮点"。

  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话,作文考级也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一是教学目标要成为检测标准。现在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检测与评价过程中,新课标所标示的作文教学目标并没有成为检测标准。二是作文考级体现了对学生作文的纵向比较,可供建立作文档案袋参考。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作文成绩的评定重视横向比较,忽视纵向比较,一个初三学生的作文水平比其初一的作文来到底有没有进步,进步表现在什么地方,不是很清楚,"心中无数"。

  5、让学生写"我们的语言"

  什么叫"我们的语言"呢?一个小朋友介绍弟弟时写了这样一句话:"弟弟是一个可爱的男孩,我挺喜欢他,他很胖,很长。"很多人看到这个"很长"会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两个字就是一种儿童语言,是小朋友们自己的话,而不是成年人的话。有句话叫我手写我心,大约也是这个意思吧!

  雪融化后是什么?是水,当然对;是春天,那就最好不过了。但这种话要孩子们才能说得出,因为他们有着成年人无与比肩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应当让小朋友们放开手脚去写,从不给制定什么特别的标准,小朋友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写东西。写作是一种生活的对应,同学们写的文章也许内容不充实,形式不完美,立意不高远,甚至字数都还不能达到300字以上,但这都不要紧,关键是大家在写,写大家自己的生活,但这些文章都会很有趣。因为:文章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彩。

  6、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教学多年来始终强调语法修辞、篇章结构,实际效果并不如何,虽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在学习语法、修辞,但大学生们写起文章来照样语法错误百出,读来很不顺畅,一些语文知识考得不很理想的学生常常可以写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妙句,文章也很有灵气。这对语文教学来说,应该是一个值得深刻反思的问题。过于强调语法修辞、篇章结构,并迫使学生为此花费过多精力的语文教学模式,早就需要进行改革了。

  对字词的理解只能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反映其表达能力。基础知识好的学生作文水平差,那么其基础知识是靠死记硬背出来的,这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不少专家认为,近几十来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少慢差费"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五四"以来的语文改革运动,错误地、不加分析地把西方母语教育的范式搬到中国,硬套到汉语文教育上来,现代学校语文教育要想摆脱当前的这种困境,只有按照唯物主义辩证法"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向传统语文教育在更高一级的水平上经过"继承——扬弃"后"复归",这是唯一正确的出路。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没有对语法修辞作系统具体的要求。

  按照我的理解,学生学习的语法修辞知识,应当是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依照需要用到的频率和重要性不断自我生成,这样的知识结构系统无论是内容还是重点都比较合理,又比实用!

  7、"反作文"与只考作文使语文教学回归本源

  深圳市2003年的中考出题是有水平的,只考了一篇作文,没有基础知识和阅读题,尤其是在作文题后命的两道既不是作文又与作文有关的小题(共5分)要求学生重视对自己作文的咀嚼与反思,从而使学生在思想认识、语言运用、写作技巧等方面有所提升,这种"反作文"命题形式,在全国中高考语文命题以及其他各类语文考试命题中都是空前的,也可以说是今年深圳中考语文试卷中最闪亮的地方。在作文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是,引导学生重视反思自己作文的还是比较少的,甚至连自我修改要求都未落到实处的却比较普遍。

  作文能集中体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学得扎不扎实,是死记硬背还是活学活用,在作文里都可见出高低。因此,中考只考作文,不仅不会减少师生对阅读的重视,相反还势必会引导学生拿出大量的时间来阅读和思考,并积极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可以说,中考只考作文,使得以前在某种程序上被';异化';了的语文教学回归了它的本源。

  7、剪报作文实验的效果

  经过半个学期的剪报作文训练,学生反映读到了许多优美的词句;有话可写了,积累了不少的素材;喜欢边画画边写文章;写的作文长了,有的甚至说连自己都不到进步这么大。令学生感到烦恼的是剪报作文成为了一种常规性作文,一时还难以接受,没有安排这个时间的心理准备。

  所以,在剪报作文的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实验的意义,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要引导学生明确语文作业没有占有其他时间,剪报作文作为唯一的课外作业,理应按时完成,可以考虑学生建议,改为每周写三次,可以考虑将每次写作字数减少到200-300;有些格式需要规范,如资料要注明出处。

  此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因素。

  8、学生旧的学习观念和方式根深谛固

  实施课堂探究性学习教学后,学生认为有了自由的空间,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意见,探讨问题可以更加深;尤其重要的是,自己主动学到的东西印象更加深刻。

  可是,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学生学习观念没有转变,学习方式也没有转变,总是担心有许多的知识没有学到,总是担心这样做会浪费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不能够放开,对许多问题不敢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要继续解放思想,彻底革命!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意志坚定是最重要的。不能够随学生动摇而动摇。万事开头难,坚持下来并让学生形成习惯是最重要的。另外,时间问题要合理安排,自主探究要尽可能安排在课外预习期间;课前给3-5分钟进行整理;合理探究的时间尽可能控制在10-18分钟内;否则,师生互动的时间不能得到保证,那将是十分危险的。

  9、一条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的思路

  在课堂探究性学习中,许多学生感觉到没有经验,不知道从何下手。其实,这是学生学习基础差的表现,其中,想像能力与记忆能力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只有想像能力和记忆能力提高了,自然能提高基础,也就懂得要从何下手了。

  我考虑,是否可以从开设学习潜能开发课程入手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记忆能力,并进而全面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分青红皂白地开展思维能力将是浪费教师的智力资源。可以每节课前5分钟开设想像能力训练、记忆能力训练、冥想脑功能开发训练、创造思维能力训练,并构成序列。

  10、可以用古诗词作范文

  要杜绝作文千人一面和扼杀学生创造力,可以给学生作示范的范文上多下功夫。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是作文技法成功运用的典范性作品,因此,也是用来教学作文技法的最佳范文。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有助于我们增强教学中的人文性因素,如诗如画,生动形象;尤其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更是可以起到相映成趣的效果。

  通过古诗词对阅读教学教材进行开拓,可以很好地促进我们将古诗词运用于作文训练中。如某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作文题就是要求学生写一处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结合《敕勒歌》进行教学,诗中对草原动态和静态的描写,足以使学生通过短短的二十余字理解训练内容,并掌握写出景物动态美和静态美的基本方法。

  运用古诗词作范文,精简的古诗词导致了学生模仿的可能性降低到了最小,从而使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也能够取得很好效果,不约束学生的思维。

  11、应该构建多层次立体化作文教学模式

  同一年级或班级的中小学原有语言素质与语文基础千差万别,为作文课堂教学的相对统一要求造成了难度,如何实施因材施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应当建构具有多次的不同模式以因材施教。不同学习阶段应当有不同的作文教学模式,不同作文教学模式指向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教学,在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中树立不同的教学目标。

  作文教学模式的新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学生能够在不需要教学模式中学会作文,如果能够让学生从内容到形式各个方面都放开胆子去写,以他们独有的观察和了解事物的方式,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我手写我心,学生作文自会更加真诚、自然、优秀!

  12、课堂作文与创作性作文的区别

  早年,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中小学作文教学应以文章教学为主要任务。课堂作文与创作性作文虽然都是用文字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都要运用一定的技能技巧;但是课堂作文以训练作文技法和能力为重点,特别要结合课堂阅读教学,特别要结合课堂阅读教学;而创作性作文则是以表达思想,张扬个性为目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是在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才能实施和进行的,是一种宽泛的、模糊文内涵的写作。一味强调学生个性、思考、创造的人文性很强的作文教学改革思路也是不正确的。要正确处理作文技法的训练与加强语文教学人文性之间的关系,促进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进一步结合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13、阅读与写作

  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很严重,"造文"现象较为普遍,作文中所反映出来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均较弱。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作文教学过程的形式化、空洞性,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生活气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封闭的教学环境、有限的教学条件导致了作文教学不能很好地正确处理生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一是作文教学涉及面广,见效缓慢,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观察、体验、阅读和训练,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但中小学作文教学时间仅占整个语文教学时间的5%左右,且课外有限的自学时间也被其它各科家庭作业挤得几乎无隙无寻。二是课堂教学形式及"二点一线"学习生活环境,限制了学生生活范围和写作源头,与作文教学的开放性要求不相适应。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供学生课外阅读的图书报刊匮乏,信息较为闭塞;教学设备简陋,难以开展形象直观的作文教学,作文能力的培养基本上是针对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者而言了。进行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除开要掌握阅读技能之外,为写作提供文体、技巧等方面的成功范例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学生的写作不一定能够达到阅读教学课文的水平,但这个水平应是写作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14、生活与写作

  关于生活与写作的关系,有如下三点值得探讨:1、提高生活认识水平是写作的基础,也是作文教学的内容。以写作来反映生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最终形成生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思想深度);2、学校生活和作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其生活方式能反映其它生活的内容。作文教学要以自我表现、生活写照、应用、议论、说明等将生活的一切作为作文内容的一切,使作文的空间与时代的空间,与学生的生活的空间相融(内容广度);3、应用生活激发写作动机,计划作文和随机作文相结合,抓住生活中学生情感的敏感点,作文于学生想写作文时,于生活需要作文时(情感性、真实性)。

  因此,作文教学的内容应当生活化:内容是儿童生活的内容,写作是因生活的需要,变作文外在要求为学生内存的心理要求。

  14、开放是作文教改成功的关键

  古时的八股文的模式化写作固然不科学,但今天的作文教学何尝不是对八股文的模式化重蹈覆辙:写人──"品德定向,因德选材,视材布局";议论──"提论点,阐述清;讲道理,事例证;正面讲,反面论;结尾时,再照应"……更有甚者,有教师"发明""表格作文法"──记叙、说明、议论、应用各有"模板",开头、中间、结尾各有规定的格式,学生作文只要依格填表罢了!笔者不是批判这种快速作文的做法,而是觉得如果所有的文章都这样用模式去套,那还要写作学干嘛?"文有法而无定法"是亘古不变的艺术真理,其实对八股文的模式化写作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传统的格律式难道还没有在形式上走到模式化的极端吗?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千古美文那么多,而我们今天的文坛却是各领风骚三两年?这说明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作文训练理论还是有可以吸收的一些东西,而且是一些我们所一直没有注意到的现象:那就是八股文只是用于应考,古时的这种作文模式只有八股这一种,其余文章在八股文的基础上变通运用,而且八股文在内容上与今天的议论文写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应的。我想,同时还要用古人的"先放后收"理论来解释。这种只有一种模式化其余都是开放写作的形式给每个作家都有十分大的创新空间──这与我们今天倡导创新教育是不谋而合的,事实上,古人早就说了"学贵心悟,守旧无功"!所以,开放是作文教改成功的关键。

  15、对每个孩子都应该满怀信心

  我坚信,没有写不好作文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写作天才。一位哲学老师曾对茹尔丹先生说:"凡不是散文的东西就是韵文,凡不是韵文的东西就是散文。"茹尔丹反问:"那我们说话又算什么文呢?"哲学老师回答说:"散文啊!"茹尔丹恍然大悟,说:"天哪!我原来说了四十多年的散文,自己还一点儿不知道呢!"你瞧,学生每天都在说散文呀,所以,我们每个教师都有理由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先生。会不会教集中体现在一个问题上:对每个孩子都应该满怀信心!

  16、真正该学习的是老师

  古人谈及作文之苦时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宋苏轼);"力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宋苏轼);"二年得三句,一吟泪双流"(唐贾岛)……

  为了解除作文之苦,我试图摈弃审题、构思、立意、列提纲、布局谋篇等陈腐无用的词语,用一种人性化的方法,从加强语文的人文性的角度去教学作文和搞好作文训练。但是理论终归是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修正。

  所以,我突然想到,我们的教学改革中,需要参与研究的教师在理论上加强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狠下功夫,努力探索。

  所以,在作文教学改革中,真正该学习的是老师!

  17、几种修辞手法的人文内涵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其人文性特征。以下几种修辞手法,我认为是最重要的:

  象征:既可看作修辞手法,也可以视为文章构思的手段,尤其是散文诗、托物言志类文章必用。在运用时,思想、想象综合发挥作用。所以,学好与用好象征对于优化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提升文章整体思想境界有很大帮助。

  比喻:既可看作修辞手法,同时也是人类想象的具体形式,在作文教学中空谈想象不如要求学生在文章中多用比喻,既可使文章生动活泼,又能够在无形中运用想象的形式进行构思。一举二得。同时,运用比喻应该是写作中注重人文性中"人"的重要手段。

  引用:与古人写作喜"用典"的作法有相似之处。如果运用引用,可以让文章知识内容博大精深,提升文章的人文性中的"文"的层次。

  对偶:中国古人韵文写作必用手法,对联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学生学习对偶,可以让文章的语言形式有工与散的交替,丰富多样。对联具有民族性、实用性、开放性、知识性、审美性于一体。对联教学的过程可以归纳为:用联→识联→赏联→写联→展联。

  18、诗之初舞

  诗是语言的舞蹈,灵魂的舞蹈,思想的舞蹈。学生们这些非严格意义上的诗,还只是初学舞步时的拙笨动作。然而,她们是美丽的,带着童真的美,带着思索的美,带着成长的美。像一片青草,张开翅膀,带着雨露,面对阳光向上飞翔。

  诗是浓缩的美文华章,通过学写诗歌,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关于写作的东西。除了课本上的诗,还可以引导学生试着去接触我国最高级别的《诗刊》。坚持下去,学生们一定会以学诗为学习语文的又一突破口,取得很好的成绩。应该继续引导学生放开心灵,放开手脚,放开思想,想什么写什么,不要有什么包袱和束缚,这样诗这初舞将会在语文和生活的大舞台上炼就为成熟之舞、成功之舞!

  19、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重视、不善于改文章,是写不好文章的。

  教育部2002年新发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鲁迅逝世前两天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删改28处,增加25处,共53处,他当时深感无力,仍精心修改。俄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宏篇巨制《战争与和平》初稿写后改过7遍。

  ◆鲁迅先生说过:1、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引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2、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鲁迅《致叶紫》)3、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答北斗杂志社问》)

  ◆从鲁迅先生说的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修改文章的三个方面的方法:

  1、修改文章的方法:诵读,看文章是否通顺。

  新诗改罢自长吟。(唐杜甫)

  修改稿子不要光"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叶圣陶)

  写作过程中以先轻轻口述再进行笔录,思维在笔写之前已经经过了一番整理,别扭的词句在我们口述的时候就纠正了;写好之后可以通过朗读来修改,可以体会文章的语气、节奏,表情达意的效果,再凭借语感来加以纠正──读起来琅琅上口,声情并茂,流畅动人的地方一定是成功的,读起来生涩别扭的地方就是我们需要修改的地方。

  2、学会冷处理:一是稿子写过之后放一段时间再去改,这样的话,写稿子时的激动情绪言就不会过分地表现在文章中。二是请别人改,也是同样的道理。刘绍棠提出,要在激情中写作,趁热打铁,写完后锁进抽屉经过一番冷处理之后,自己对文章的弱点可以年者更清楚些,最后再熔铸修改一次。

  3、要学会删:

  善改者不如善删,善取者不如善舍。(清魏际瑞《伯子论文》)

  20、不同老师处理作文教材的不同方式

  我觉得作文教材其实是可以由教师自定的。

  对于一个高水平的老师来讲,作文教科书是可有可无的,上课可以和学生商量着写什么题目或者自己命的题目非常熟悉并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知识的经验积累;

  中等水平的老师会抓住种类偶发事件或节庆来当作学生作文情景,比如母亲节写母亲,教师节写老师,等等;

  呆板地根据教科书的命题来让学生写作应当属于下策了。一般来说,由于教科书编写要照顾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相对来说离学生的生活也就远了!

  21、文学与教育

  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作家,包括小作家愿意承认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得益于语文老师的指导。众大学作家班的相继停办、少年出书热的升起等等现象无不昭示出我们的语文教育中某些东西的缺失。有人认为是教育体制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教材编写的原因。

  以我看来,教育界人士对人才的培养带有很强的功利心,而文艺界人士对人才的培养却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而且,我们发现高才学生得高分的作文越来具有文学的某些特质,这种发展趋势必将为我们的作文教学目标体系注入新的内涵。

  22、教学相长

  将学生的诗稿珍藏了一年后再来看他们时,我心灵的旷野发生了一次不小的地震。在这批学生面前,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孔老先生据说的"教学相长"。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来实现的过程既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生成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设想的反馈、总结,尤其是校正与提高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在与学生交流的时间里,我常常从他们那儿得到思想的火花,可能是学生跟你说的某一句话,可能是学生回答问题时用的某一个词,可能是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某种思想或描述的某种现象,等等,他们平淡的语言背后洋溢着青春的笑脸、童年的灿烂和学习压力下的隐隐忧思。而这些火花在别处是得不到的,因为它们事关学生的生活、学生语言、学生心灵!

  于是,教好班的优秀教师越来越优秀,教普通班的普通教师与越来越普通,是怪也!作为教育管理者,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值得深思的!

  23、避免"千人一面"的一些做法

  许多在教育教学一线的中小学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辛辛苦苦向学生讲解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如何立意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该如何去写,还念上一篇精心选择的范文,结果,学生作文一写出来,效果不佳,而且还千人一面,要么跟范文相似,要么写的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提到过的事物。这就是作文"先导后练"教学模式所产生的严重的后果。

  基于此,许多老师提出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同一题目多种选材、同一主题多种选材、同一材料多种立意、同一题材多种体裁,但笔者认为这种训练虽对开发学生智力有好处,却只是给学生提供或挖掘出比前一种作文教学模式稍有扩大的内涵:选材范围似乎宽了,立意角度似乎多了……;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有自主的思维过程、形式及内容,事实上学生参加考试或者在日常生活中作文时,教师也不可能去作指导。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开始重视自学能力,在作文教学中也同样要重视"写作能力的自我提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有些教师探索出自能作文训练,其实质是极大范围地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自己去作文,而教师只讲方法。

  24、有必要确定两个作文教学发展方向

  著名作家肖复兴说过写文章:基本功要打扎实,发展要看条件。我觉得说得很好!

  一是训练作文技巧和能力的作文教学,实质就是我们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教学要求;另一个方向是创作性作文。根据我国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三四年级为起步阶段,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一年级为模仿阶段,高中二、三年级才要求学生具体表达自己个性化的观点和创新意识,可以看出,第二个方向虽然重视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但毕竟只是对少部分写作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而言,对大部分在写作方面表现中等的学生应该培养他们的写作举,对写作水平相对后进的学生更不宜确定这重点。所以,训练学生的作文技巧应该是我们课堂作文训练的主要方向和重点。而且,第二个方向是在掌握了一定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才能够实施和进行的。

  25、关于新颖化的命题方式

  学生厌倦作文的现象,主要根源之一在于作文教学长期运用僵化的命题作文形式,致使学生的写作习惯和举未能得到有效培养,写作热情被扼杀在严重束缚思想的被动写作中,逐步失去了写作信心。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和提倡命题方式的新颖化,不再用传统的简单命题形式,而是用动作、形态等十分形象的方式,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对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也有好处。

  教师命题,既可以带学生边欣赏景物边指导写作,也可以创设情景写"偶然"发生的小事。如一位小学二年级的老师上课时,故意弄掉了书本,学生帮老师捡起,老师表扬了他。就这件"偶然"的事,老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抓住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说清楚看到的这件事。然后具体说一说上课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同学们的反应怎样?同学用了哪些动作帮老师捡起书本?老师怎样表扬他?

  也有老师认为,改变命题作文的现状,逐步培养写作习惯和兴趣,不妨以"随笔"为主,即每天写上一二段文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每周积累一千五面字以上,每周选择"随笔"中的一个素材,修改扩充成一篇八百字以上的文章,取代命题作文形式。"随笔"不拘形式,不限文体,不计篇幅;心意所向,笔触所至;贴近生活,远离作假。

  当然,现在,话题作文"统治"天下,话题作文之外的新颖化命题也是未尝不可的!

  26、放胆作文是一面旗帜

  《新作文》杂志所倡导的"放胆作文"大赛是当下作文教学改革中提出的一面很鲜明的旗帜。这种作文从内容到形式等各个方面都让学生放开胆子去写,这种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的作文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是无法把握的,只能放到课外去操作,实质上是一种没有教学模式的作文方式。有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作文普遍存在两个"无关":与他们的心灵无关,与他们的生活无关。"放胆作文"正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学生们自有他们观察和了解事物的独特方式,这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我手写我心的作文方式,使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更加真诚、自然。

  27、关于"下水文"的几个误区

  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发现我们一线的老师对下水文有着几个误区。比如:下水文一定要做学生的范文;下水文一定要是与学生同步同题作文;下水文要模仿学生的语言与思维方式,等等。

  28、有必要用两种心理学理论来研究作文

  刘锡庆教授说:"';作文';很像农业,种子、土壤、气候、浇水、施肥、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等等,每一环都很重要,要精心照料,细心呵护,丝毫马虎不得。如果其中';一着不慎';,就可能';颗粒无收';!"他又说:"而它根本就不像工业:可以大生产、流水线、统一型、规格化,进行';复制';。作文是重自我、讲个性、崇创造的,它是';信息社会';给人们留下的最后一块';绿洲';!"

  承刘教授的说法,作文应当是一种"生态农业"!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用两种心理学理论来研究作文。传统写作学研究是从信息论角度把作文过程看作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与输出,并用认知心理学中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一系列概念来诠释作文过程。时间长了,我老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老觉得认知心理学的理念有点像工业化,其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必须掌握低层次的内容才能去接触高层次的内容,如数、理、化等。可是语文与作文并不如此,学生隔一年没有来上学,他还是照样可以跟班上。所以,我觉得语文和作文能力的提高过程应当用另一种"生态农业"化的心理学理论来解释与研究:格式塔?建构主义?等等,都是我们研究努力的方向!

  29、作文教学连环计

  看过这样一个教学设计──《流行歌曲与作文》:先是运用联想扩写歌词;提炼歌词的观点展开议论;再是写歌词说明,阐释歌词内涵;概括散文浓缩成词;又要求以组织者身份为校园歌典创作比赛写启示;按启示要求进行创作;给评委会写一封信推荐自己最喜爱的歌曲;以校刊记者身份报道大赛揭晓。

  类似的教学设计不少。

  这类设计,我把它们称作"连环计"。其特点是:1、不断变换小作者身份与所处的情境,并注重身份转变的连续性,一环紧扣一环;2、把有可能写进一篇作文里的内容分解到各种具体的情境中去。这样,既使作文训练贴近生活,具有真实性,又能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

  《广告与语文》教学设计有类似的内涵。

  30、不妨多训练学生写短文章

  一方面,文章的优劣不以字数为标准,而且实践证明经过一般的训练后学生的字数都能够达标;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某种意义上来讲,字数已经成为学生作文,尤其是初学作文或作文能力发展缓慢的学生的"隐患"和"暗礁"──为了把文章拉长充抵字数实在不是好事。解决的办法可以是把更多的内容写进文章中去,或是同一内容写得更深入更充分,这又要以扎实的基本功为基础。

  因此,在没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来写作符合字数标准的"长文章"之先,不妨训练学生把文章写短。当然,这里的"短"不仅是字数,更是内容与写作技巧、艺术上的"精",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功。具体可以进行余事类、说明类、议论类、抒怀类"微型作文"、"百字作文"。文虽短而"五脏俱全",学生亦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写作方法的领悟上下功夫,势必形成良性循环。"百字新事"就是这样一种好做法。

  所以,教学生写格言、毕业留言、广告词、贺辞、短信息、对联、座右铭,等等,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这样的训练要多做!

 
 
意见征集
没有评论
网名
单位
电话
验证码
内容
关于我们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 | 网站管理
  • 魔域私服
  • 魔域sf
  • 魔域私服发布网
  • 魔域sf
  • Copyright 2009 www.zuowenjiaox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官方网站
    新闻引路作文教学法、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剪报作文训练法官方网站
    电话:18673816961,Email:xizuoben@126.com QQ:1390732881,微信公众号:xuezuowen。
    版权所有: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网  网站备案号: 湘ICP备11017993号